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依靠的是什么?
答案当然是各大车企的技术研发与良性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留下的先进技术即可推动燃油汽车转型电动汽车;从而有效控制碳排放、化石燃料消耗等诸多问题,可以说用电驱技术替代内燃机已经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共识,中国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且供应链最完善,而且有技术优势的存在;欧美虽然有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但也加速转型,因为转型过程反而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开启制造业回流模式。
可是丰田汽车为何不遗余力地“唱衰电动汽车”,从丰田章男的“雷语”到近日丰田与美国国会闭门商谈,商谈的内容还是抵制汽车行业整体向电动未来转型的冲动呢?原因怕是“鬼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了。
丰田汽车与日美汽车行业的整体没落,预示了两种可能性
分别为:
重资加速推动技术转型联合打压电动汽车技术专项
提到丰田总能想到「普锐斯」,这是早期知名度最高的混动汽车;丰田在这一领域其实算是开山者,只不过进入21世纪后的日系车企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那就是中国汽车市场购买力的急速提升。在近20年中,汽车的保有量是折着跟头的往上涨,从几千万台的保有量跃升到接近3亿;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是以合资品牌主导的阶段,其中日系汽车的市占率非常之高,而且是以燃油汽车为核心,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
这就决定了丰田、本田、日产、大众、宝马、别克、雪佛兰等等知名车企都对电驱技术不是太感兴趣,“吃老本”已经可以叱咤车市,何必再以巨大的投入来进行技术转型?所以丰田与各大知名外国车企都显得很“执拗”,或者说是像一些不接受新生事物的老古板;燃油汽车在这些车企的眼里一度就是大马金刀,殊不知电驱技术是又一轮的工业革命。
近十年中的汽车行业风向忽然变了,以中国汽车品牌为核心的企业集群,将电驱技术视为行业变革的源动力,从而将研发重心放在了这一领域;初期被这些外企唱衰,但电机毕竟有能耗低、NVH水平高、动力反馈非常直接的巨大优势,可以说从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变——就像是从马车到汽车的转变。
只要真正尝试驾驶过电动或中国制造的插电混动汽车的话,往往都无法再用回燃油车;于是这些车辆即便面对消费者的不理解(外企引导的唱衰),销量也飞速地增长着,至今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只待快销车阵营的新能源汽车陆续上市,燃油汽车可能面对的就是“一场以少对多且必败”的反围剿。丰田等外企在这一阶段中的研发几乎停滞,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些年轻的竞争对手,怎么办?
“沆瀣”是丰田的期望
丰田本轮与美国国会的闭门商讨,无非是期望日美携手抵制电动汽车的技术转型,说白了就是要抵制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全球70%以上的动力电池产自中国,电机、电控包括IGBT&MUC芯片都无法再对中国汽车行业进行技术垄断,而最完善的电动汽车供应体系也在中国,那么任何所谓的抵制电动汽车的发展的说法,都是毫无疑问的针对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不怕鬼的故事》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其中有一句经典的句子: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这是毛主席说过的话。
以丰田汽车为首,勾连欧美部分知名车企,其所作所为都是在打压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只要能有效阻碍汽车四化中的第一步-“电动化”,不论主观上想要安于现状、还是非主观的不得不安于现状的丰田等车企就能够继续苟喘一段时间。不过不要低估了这些车企,在通过各种难以想象到的手段来为技术专项设障碍的时候,它们一定会加速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进程,这是早有先例的。
所以对于这些的丰田与美的接触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汽车电动、网联、智能与共享四步是不应该有变化的。
核心问题:美国会听丰田的吗?
“普拜”之争上演了一出闹剧, 过程不再赘述;简而言之是以拜登为核心的民主党胜出,老特的共和党落败;而丰田汽车在这次总统选举中是共和党的最大企业捐助者,结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丰田又不得不承认了气候变化的真实存在,丰田在美国车市的竞争力似乎也在逐渐下滑;尤其是在丰田等日系车企的油耗与排放数据篡改问题陆续被起底之后,该品牌的燃油汽车在美的效率排名低到与通用和福特两家车企相当的垫底水平。
丰田等外国车企有些黔驴技穷了,即便开始技术研发投入也难以在短期内追平差距;此时就只能做一些“小动作”了,然而螳臂当车最终又能怎样呢。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